6月6-7日,中美两国高层官员在北京就贸易、金融、安全、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磋商。中国副总理王毅、国务委员杨洁篪、美国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参加了会谈,其中王毅和雅各布•卢主持了经贸会谈。
在经济领域,许多美国企业对此次会谈的结果表示失望并利用此次对话表达他们在中国经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许多外国企业越来越不看好他们在中国的经营前景,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当前不景气的经济状况,另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保护主义感到不满。
在会谈上,美方代表向中方施压以阻止空前的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产能过剩导致美欧制造商不得不面对低价所带来的毁灭性效应,进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愤怒。对此,美国近期对中国钢铁征收了反补贴和反倾销税。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之始,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对中方的产能过剩表达了强烈的不满,称其对国际市场产生了“毁灭和扭曲的影响”。“实施政策去实质性地减少包括钢铁和铝在内的遭受了产能过剩影响的一批产业的生产,对于国际市场的功能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致开幕词时,习近平主席保证“加倍努力”减少钢铁的产能过剩,但同时也宣布不会采取新的计划或具体措施。在中国铝业产能过剩方面也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强调了市场力量在遏制产能过剩方面的动力作用,同时重申了中国经济对全球价格变化的回应。
一些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将大幅度削减产能的暗示持怀疑态度,因为这将意味着成百上千万的失业。
中国同时表示“将继续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加大家庭消费、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确保私营部门主导的高质量投资来扩大内需。”
今年5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了4.1%,标志着全球需求疲软,但是进口额超过了专家的预期,暗示中国的内需或将有所好转。近日,中国央行预期2016年经济增长为6.8%,高于国外分析家预计。
普遍认为美国已经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但是,5月份的失业率数字并没有预期中表现得强劲。
由于美国正忙于2016年大选,中国官员担心其的反 华 言论,尤其是在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方面。同时,华盛顿方面也希望大选能够促进中国进一步自由化在华的外国投资政策。
原文链接:http://thediplomat.com/2016/06/us-china-strategic-and-economic-dialogue-key-takeaways/
编译自:thediplom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