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汽车急盼“绿色通道”



     《东方网-文汇报》讯(记者姜澎)首批投入试用的二甲醚环保汽车至今都没能载人上路,每天只能根据载人的重量在道路上模拟行驶。原因说来简单:没有二甲醚燃料以及二甲醚汽车标准参考,因此无法上牌照。在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中日二甲醚汽车推进与普及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设立绿色通道,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教育部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称,比能源问题更重要的其实是环境问题。能源供给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已成为制约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我国富煤、少油的自然资源特点,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尤其是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尤其重要。而二甲醚是一种无毒含氧燃料,主要来自于煤,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常温下可在五个大气压下液化,易于储存与运输,二甲醚可从煤、煤层气、天然气、生物质等多种资源制取,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在交通运输、发电、民用等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二甲醚已经成为国际石油替代与新型二次能源的热点之一。我国已经具备建设百万吨级两步法生产二甲醚装置的能力,并且使用的全套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量从2002年的2万吨到去年的32万吨。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二甲醚总产能将超过1500万吨。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甲醚城市大客车面世已经两年多,二甲醚发动机、汽车产业化也逐渐完成,并且已有10辆二甲醚公交车投入上海147路公交车车队进行试运行,还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车用二甲醚加注站。但是据上海交通大学负责二甲醚汽车研制的课题组负责人黄震教授介绍,仅仅因为没有相关标准,这些客车一直没能上牌照,他和不少专家都建议,对于二甲醚汽车设立一个绿色通道,在加紧制订相关标准的同时,让环保汽车能迅速在小范围进行实际运用。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中国合作博弈网版权所有

网址:
www.zghzby.com          TEL:0579-87116336           FAX:0579-87586253

浙ICP备06008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