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6日,欧洲统计局发布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食品价格和高油价的协调作用,2008年5月,欧元区15国的年通货膨胀率在2008年4月上涨3.3%的基础上再涨3.7%。这一涨幅也创了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这对欧洲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即意味着其购买力的进一步下降。
2008年5月,欧盟27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3.9%,而其2008年4月的年通货膨胀率为3.6%。
就已获统计数据的欧盟成员国而言,2008年5月,年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国家分别为荷兰(2.1%)、葡萄牙(2.8%)和德国(3.1%)。而年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分别为拉脱维亚(17.7%)、保加利亚(14.0%)和立陶宛(12.3%)。与2008年4月相比,2008年5月,年通货膨胀率出现上涨的欧盟成员国共有21个,维持不变的共有3个,出现下降的为2个。2007年6月~2008年5月,年通货膨胀率均值较低的欧盟成员国分别是荷兰(1.7%)、丹麦(2.3%)和马耳他(2.3%)。而年通货膨胀率均值较高的欧盟成员国则分别是拉脱维亚(13.8%)、保加利亚(10.9%)和爱沙尼亚(9.3%)。
就欧元区15国而言,导致2008年5月年通货膨胀率创历史新高的主要诱因是食品(6.4%)、交通运输(5.9%)和住房(5.7%)通胀水平的上升。而通信(-1.7%)、文化娱乐(0.1%)和服装服饰(0.7%)的年通货膨胀率则出现负增长或维持较低的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