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十面埋伏 中国出口难言轻松

2010年1月13日

  尽管相关数据尚待证实,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已成定局。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外贸出口约12000亿美元, 这一数据基本可以确定,中国外贸出口已超越德国。

  事实上,2009年年中,世贸组织就预测中国全年出口将超过德国。年底各方数据陆续公布后,这一趋势变得愈加明朗。

  然而,“出口第一”的桂冠背后,依然涌动着贸易保护的风险。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正在欧美国家的酝酿之中。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更是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大加辩护,并鼓动美国与中国展开大规模的贸易对抗。

  2009年,美国就已开始加紧对华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美国商务部1月6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丝网托盘征收43%到289%的反倾销税,被业界视为中美新一年贸易摩擦的开始。

  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存在着“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案件大幅增加”的肥沃土壤。

  英国贸易问题研究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歧视性贸易法案的数量将远超自由贸易法案,呈6∶1的一边倒势态,全球逾90%的贸易商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

  据统计,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共遭受超过100项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占同期世界各国各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三分之一强,名列世界第一。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仅2009年涉及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案就超百起,涉案金额约120亿美元,两者均比同期翻了一番。

  由此,从2008年11月开始,中国的出口从两位数的增长高台跳水,出现2.2%的降幅;到2009年上半年,累计降幅达21.8%;9月份起,出口降幅开始明显收窄;11月份降幅收窄为1.2%。

  统计显示,2009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同比下降14.5%;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下降10.6%;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下降14.2%。好在2009年12月份我国外贸终结“十三连阴”,出口同比增长17.7%,实现自2008年11月份以来首次正增长。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如今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无疑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何世红表示,此前欧美国家就把金融危机的根源强加在中国身上,指责中国的经济崛起破坏了全球经济平衡,并且对中国的贸易出口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形成了贸易保护一边倒的态势,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陷入贸易保护的漩涡,相关产业遭受巨大损失。从1月6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金属丝网托盘征收43%到289%的反倾销税来看,新的贸易摩擦已经开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家张军生也认为,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中国面临的外部贸易风险会一直升高。他指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短期内高附加值产品还无法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

  因此,尽管在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信保费率、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等坚强措施的作用下,中国外贸终于扭转了持续下滑的颓势,降幅明显收窄,出现可喜的增长。但贸易保护的幽灵依然围困着中国。

  另外从自身角度来看,虽然中国出口规模很大,但从出口产品的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来看,中国还远称不上“贸易强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日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并且,未来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世界政治、文化、社会也蕴涵变数,中国外贸依然面临着新变化、新挑战。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外贸发展目标,而未来中国外贸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继续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

  何世红认为,要想真正成为“贸易强国”,中国还需要逐步对出口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惟有如此,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才能有所改善。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中国合作博弈网版权所有

网址:
www.zghzby.com          TEL:0579-87116336           FAX:0579-87586253

浙ICP备06008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