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
昨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将按照温总理在广交会期间提出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方针,未来将出台新政策,支持国内企业克服困难,稳定出口增长;同时继续扩大进口。 明年首季出口形势严峻 今年前10个月全国出口增长22.0%,但10月当月的出口增速仅有15.9%,是自8月份以来连续两月出现同比和环比增幅都下降的情况。沈丹阳表示,今后一个阶段我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因素较多。 从国外情况看,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低速,失业率仍处高位,影响消费和需求。而主要发展中国家通胀压力上升,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同样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我国企业仍面临综合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频发,对我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沈丹阳表示,商务部这段时间一直在调研,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也在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上个月召开的110届广交会,一直到今天,商务部的调研没有停过,一直在研究如何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未来将出台相应的措施,包括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调整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继续坚持两年来一直在推进的鼓励扩大进口的政策和措施,并且还将出台新的政策措施。 广东关停企业属于小部分 日前有数据称,东莞前10月有450家企业关停,其中八成都是港台企业。对此,沈丹阳表示,东莞的企业数以万计的,全国的外资企业或者港资企业也是数以十几万计,每年有那么一小部分比例的企业关停,这是正常的。 据介绍,商务部最近也派了调查组到广东做调研,发现确实有些企业由于受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综合成本提升的影响,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但其中有一些是主动关停,广东采取“腾笼换鸟”政策,把他们引到广东粤北山区和中西部地区,也有转到别的国家地区去的情况。目前,情况总体还是在可控范围内,对整个宏观经济没有根本性的影响,商务部对此也表示重视。 焦点2 汇率不是贸易失衡的主因 日前,巴西等国家向世贸组织提出,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等于是一种不公平的出口补贴,应当对中国制造产品征收关税。对此事件,沈丹阳表示,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中国认为既没有根据,也没有道理。人民币汇率是否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需要有一套标准进行核定,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是经济学家,大家都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和合理的区间。 沈丹阳称,中国许多经济学家和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包括美国的经济学家,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因为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到2008年升值了将近30%,但是这段时间中美贸易顺差不降反升;从2010年到现在,人民币又升值了将近10%,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大幅度减少,但是中美贸易顺差却继续扩大。所以,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汇率问题,最关键的原因可能是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 焦点3 蔬菜滞销只是暂时性的 今年以来,蔬菜滞销的现象在全国多地出现,从内蒙古的土豆滞销,到山东大蒜、生姜的价格急剧下滑,再到最近大白菜的贱卖,今年以来,“菜贱伤农”的现象在全国多地出现。 对此,沈丹阳表示,近年来,商务部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在多个省区市启动开展了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因供大于求而产生的“菜贱伤农”的现象已大大减少。今年以来,全国180多种各类蔬菜,仅有个别品种在局部地区出现季节性、暂时性的滞销现象。 沈丹阳指出,商务部已经会同地方商务部门,建立了一整套解决 “卖菜难”救助机制,从信息引导、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网上对接、收储加工、扩大出口等方面拓宽销路,千方百计缓解农民“卖菜难”问题。比如,为解决大白菜“卖菜难”,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协调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农民直接进城销售;组织蔬菜流通协会、经纪人组织与采购商对接,利用网络手段促销;利用气温偏高有利时机和农户自家菜窖等设施,通过田间假植短期储藏、菜窖冬贮等方式延后上市时间;鼓励加工企业和农户扩大酸菜、辣白菜生产加工规模,提高附加值等,通过这些措施基本解决了大白菜卖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