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性产地证是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金钥匙”,但退证查询不仅阻碍企业获得关税优惠,还会导致货物滞港,增加通关成本。今年以来,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永康办事处已收到5份来自国外海关的退证查询,其中包括一份普惠制原产地证和4份中国—东盟原产地证,退证数量较往年大幅上升。
从退证情况来看,一个显著特点是印度尼西亚海关退证剧增。印尼海关频频退证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多次对其进口政策进行调整和收紧,逐渐形成了目前具有保护色彩的贸易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印度尼西亚海关对进口产地证的审核更为严格,并且将退证矛头更多地指向了进口量大的可能影响本国企业的产品。二是由于进口商对原产地政策缺乏了解,在印度尼西亚海关对产地证提出质疑时与官方沟通不畅,导致该国海关针对我国出口企业采取了一定的惩罚措施。 此外,部分出口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根据国外客户要求不如实申报发票金额,更严重者甚至伪造原产地证书,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退证查询。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退证查询形势,为保障广大进出口企业的利益,检验检疫机构在此提醒广大企业:
一是加强信息收集。各相关企业应熟悉给惠国的原产地证实施方案,给惠商品的名称和编码,熟悉所经营的出口商品,尤其是含有进口成份的商品的原材料构成及加工工序情况,密切关注原产地证的最新优惠政策。二是抓好签证质量。企业在申请注册和签发原产地证书时,应如实申报船名航次、产品价格、型号、原材料明细,含进口成份比率等相关信息,避免“授人以柄”。三是加强检企沟通。企业在国外清关遇到困难或接到退证查询通知时,应积极与检验检疫机构联系并配合调查。以便能够快速核实情况,加快调查进度,争取顺利通关并获取关税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