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喜欢“变脸”已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近期他又将热情的目光重新投向了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近期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会晤欧盟贸易专员马尔姆斯特伦,正式讨论如何推进TTIP谈判。报道认为,会面开启了美国与欧盟恢复贸易谈判的大门。在这次会面中,如何让TTIP起死回生是核心议题。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被突然“垂青”的欧盟却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样子,TTIP的前景也因欧盟的态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各怀心思
美国方面,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从未放弃过TTIP,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的话说,美欧之间有太多的共同利益要维持,这些共同利益最终还是会将美欧拉入到同一阵营之中,签署TTIP的希望始终存在。
其次,此前美国之所以搁置TTIP谈判,是因为上台后的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战略,其将更多重心放在了对美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比如德国。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姚铃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特朗普也意识到了推动TTIP的难度所在,因此他更希望直接有效地与德国达成贸易协定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或是与英国展开贸易协定谈判获取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只不过这一提议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否决,英国也因“脱欧”问题无法先行与美国进行贸易协定谈判。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权衡再三还是选择重新拾起TTIP谈判这块“硬骨头”。
欧洲方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飞彪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就推进TTIP事项,一直以来都是欧洲方面更加积极。理由有二:一是美国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但美国主推的TPP却不见欧洲的身影,一旦TPP达成,美国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将更进一步,这会使欧洲感到自己的地位被威胁;二是虽然债务危机已经逐渐远离欧洲,但欧洲经济增长却始终不温不火,缺乏驱动经济增长力量的欧洲亟须进一步密切与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关系,以助力自身经济增长。
只是此次特朗普重提推动TTIP谈判时,欧盟的表现显得有些冷淡。马尔姆斯特伦在与罗斯会面后仍谨慎表示:“我希望TTIP能结束冷冻期,但我认为新政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看待、评估并熟悉TTIP,但他们现在尚未做到这一点。”
对此,姚铃的解释是,美国明确退出TPP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欧盟缔结TTIP的紧迫度,另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欧洲大选年,欧盟显然不想过多分散自身的精力。
难点仍在
不过,尽管美欧推动TTIP的初心都在,可TTIP成行面临的障碍不仅没有减少,而且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反而有所增加,这使得TTIP达成的前景看起来比过去更加渺茫。
比如徐飞彪说,欧盟开展TTIP谈判的主要兴趣之一就是进入美国采购市场的机会将增多,可“买美国货”法案却让欧盟这一诉求难以达成,特朗普上台后,他更强调“美国优先”原则,并在4月18日签署了“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行政令,进一步加大了欧盟希望通过TTIP达成开拓美国市场诉求的难度。
另外,市场认为,由于英国“脱欧”,美欧若重启TTIP,双方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谈判内容也将大幅更改。毕竟金融服务准入是英国曾经力推的谈判内容,作为交换,美国能得到的也将是英国极具吸引力的金融市场开放。
除上述两个新增障碍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何伟文还提到,TTIP无论是行业标准还是管理体制文化,美国和欧洲标准都存在着根本性分歧,TTIP达成的前景始终显得不太光明。
因此,虽然此次美欧双方都对重启TTIP表示了肯定,但双方均未将重启TTIP看作是自身优先谈判的内容。美国还在等待负责国际谈判的美国候任贸易办公室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就任并开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重新谈判。欧盟也在积极进行双边贸易谈判。其中,欧盟已经与秘鲁和加拿大结束谈判,与新加坡和越南的自贸协定即将生效,与日本的谈判正在收尾,正在与墨西哥进行自贸谈判,计划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智利展开谈判。
据外媒报道,欧盟方面的人士表示,考虑到德国大选以及2018年意大利总统选举等因素,也许最早TTIP也要到2019年才能正式恢复谈判。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